苏秦的千年之叹
作者:线条时间:2024-11-07 01:45:21热度:0
导读:苏秦发出来一句感叹:“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这一叹,可真是寒意透骨啊!冷暖人情非天意,尽是人为岂怨天。人是不是活得太累了?我突然问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
苏秦发出来一句感叹:“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这一叹,可真是寒意透骨啊!冷暖人情非天意,尽是人为岂怨天。
人是不是活得太累了?我突然问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也不是我对现实已经十分厌恶;我只是想寻个究竟,想找到个可以让人接受的原因。起码吧,是要知道我们在为什么而累,而那样的累又是否累得值得。
实事求是地讲,人就是人,无论你怎么变,你还都是一个人。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有着与其他的很多的人共同的地方。因此,我说,苏秦并不是仅仅代表一个苏秦,那个时代也不仅仅是代表那一个时代;相反的,从苏秦的身上我们能找到自己或是别人的影子,从那个时代我们也能找到别的时代的影子,或者说是历史的影子。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和尊崇历史的民族,我们的同胞也是尊重和铭记历史的同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历史的熏陶和洗礼,也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文化的给养。我们在有意无意的每一个瞬间都在身体力行的传承着,那些已经是深深植根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历史和文化。
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会慢慢的习惯,习惯了懒惰,习惯了相信存在的就应该有它的合理性。我们开始变得迷信,因为我们对什么都过度的相信,而毫不怀疑的相信本身就是一种迷信。
我们说,封建的伦理纲常是那么的虚伪,那么的荒谬。“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些不过是一些愚弄人的鬼把戏。但,我们呢?已经是如此文明和发达的今天的我们呢?我们自己让自己太累。
先来看苏秦在落魄时是怎样的无助。
至归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那仅仅是秦的罪吗?在男人地位极高的古代社会,哪一个妻子敢这样的藐视自己的丈夫?苏秦的妻子敢,而且还是“不下纴”——连搭理都没空!在嫂嫂本应该是极尊重小叔的古代,谁敢随随便便怠慢小叔?苏秦的嫂嫂敢,而且还是,“不为炊”——无缘无故就将他视若无物!可怜,可悲,可叹!
苏秦是一个失败的人,他是一无所获就归家的,他是穷困潦倒时返归故里的。他是他们家的败类!只因为他此次没有衣锦还乡。
但后来呢?刺股苦读后的苏秦呢?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呢?位尊而多金的苏秦呢?
父母闻之,清宫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形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此时的儿子在父母的眼里才真正是儿子了,此时的丈夫在妻子的眼里也才真正是丈夫了,此时的小叔在嫂嫂的眼里也才真正是小叔了。但苏秦不还是那个苏秦吗?哪里还有第二个可以冒名顶替的他?
不过他嫂嫂的话,还倒是一针见血。——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身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就不是他苏秦了,而是他们心中的神。这多可笑,但又多现实。现实的背后也许总爱藏着那么多的可笑,那么多的因为太现实而不得不笑。这样的笑发生在了战国,发生在了苏秦的身上,也发生在了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对于那个有着太多特殊的时代,我们也许能够更多一些原谅。于是对苏秦的,“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的感叹,我们能有的也只是更多一些的体谅,体谅苏秦,体谅那个战火纷争的特殊时代。
与其说是,金钱富贵对人的灵魂的腐蚀,倒不如说那也是那个时代的人想要生存下来的必须。
再说说不久前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
一个人问我借些书看。我问她你要看什么类型的书。她的回答很实在,“看了能有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收获的书。”
我说:“你看《史记》吧。”
她说:“《史记》太难懂。”
我跟她解释说,古人的作品含金量更高些,因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而去写的。她没有听进去。
“那些东西太古老,一点实用的经济价值都没有。”她说
我说:“是。它是没有那么实用。谁看它,它也不会给谁银子花。”
最后我说让她看《范蠡》。她还是振振有词地否定了。“范蠡不就是越王勾践的一个手下吗,有什么好看的?”
“他是个手下,但并不是一般的手下,他是比王还厉害的手下。他能够用弱小的越国灭掉强大的吴国,他能让自己功成之后全身而退、乐得逍遥,他能数次白手起家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富。”
“他还是个了不起的商人?”
“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人之一。”
这件小事之所以让我感触很深,是因为我从中领会到了一点什么。我们现在的人太重视物质,我们在为物欲所累。有人说现在的人普遍缺乏信仰,但我却以为现在的人普遍不缺对物质的信仰。
在哲学家的眼里,人生的根身是一种高贵的情趣,是一种意义的实现。发现美,找到爱,是他们执著不已的追求。也许我们会说,哲学家太不实际,但平心而论,我们不也是走在另一个极端吗。生活中是少不了一些物质的,但同样也少不了一些精神。我们需要爱,需要亲情,需要友情,需要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先人曾经说过:“无欲则刚。”如果要每个人都彻底无欲,那太不现实,但最起码,我们不能不懂知足,不能只为追求更多的物欲而让自己那么疲惫不堪。
有人说现代人,很多都是思想上的盲人。这一点,我觉得还不算太为过。至少,现代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在倒退。很多古人都早已明了的道理,我们还在执迷不悟,又懒得向古人学习。于是,很多人在累过了之后,才会猛然醒悟——这些原来前辈的先贤早就告知过他们的后人。
苏秦最后被车裂。随着那早已消失的惨痛的声音,他的金钱富贵梦也宣告了破产。作为后人的我们呢?我们那执著于物欲的梦呢?在人们累了以后是不是也该宣布它的破产?
发现美,找到爱。人最终还是自然的人,人的心最终还是归于自然的心,那是当人的心累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