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人生不容置疑,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起落沉浮,人性却像一个巨大的黑洞,里边藏满秘密。而人与人的交情,往往在于探索这一黑洞所得的是,非。检索的结果沦为结局,肯定与否定昭然。人性看似被遮盖于人生之下,其实所
人生不容置疑,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起落沉浮,人性却像一个巨大的黑洞,里边藏满秘密。而人与人的交情,往往在于探索这一黑洞所得的是,非。检索的结果沦为结局,肯定与否定昭然。
人性看似被遮盖于人生之下,其实所有人的人生包括整个人生的全部都由每一个个体里的人性所执掌。它的存在不可小觑。
我一直在迷茫中以苦行僧的抑郁向天发问,剥开所有蔽障眼目的魑魅直指人性。所有的爱情,友情,亲情与血缘相见于人性时依旧被啃噬。它如同我们高尚灵魂里的蛇虫,猥琐而可怕。只是有人一味与之搏斗,拼命较了个赢,而有人任其一味滋生苟同,亦或猛然惊醒在其间挣扎。
赢家有累却能傲然立世,苟同者乐个安顺却并无祥和,而尤数不能假寐者烦恼殊胜。你说你睡不着干嘛假装睡着,再或者你睡着了你干脆就杜绝惊醒,要么哪来随顺安宁。
任何的起因,经过,与结局,皆由人性写就,我并不会盲目的去相信天谋宿定。
而施与与获得这一过程中,无论作为执导任何一方的你,都依然无法明了另一方是怀着怎样的情愫。这是一个单纯的施与受的过程,也许其间的欣然多过其它,也许这一欣然的背后有着相较于欣然更为深邃的探索。这毕竟是人与人的交接,最直白的显露人性心念间的意识作为。
通常定义下意识作为亦是轻率而即兴的,受与施都如是。
于是有了“给的暧昧,要的天真”一说的思索。可见句中如此过程时经不得推敲的“意识”的薄弱。甚至带着嘲讽与贬抵,当然,这样的薄弱是人性的死穴,我们往往即兴作为,往往因为即兴作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受累。
人生是一个简单至极的过程,由生至死,纵然其间有诸多的迂回章节,但以死告终却是不可更改的结局,无论那个兴起多少波澜的支撑体如何挣扎如何执着,却依旧不得不向一些所谓的获得撒手,赤条条咽气归西。你不可以揣着你的财富和你深爱的某个人去死,你却可以怀揣着他们给你的痛苦或者甜蜜的感受去死。
如此看来,人一生苦苦追求和占有的情欲物欲皆是空茫,而其间活着的过程中感受才是最为珍贵并不会失去的东西。无论给或者得它所能彰显的也只是一时的兴致,一时的物欲转接的满足,而我们真正需要占有和追逐的实质却是一些存活于心念和灵魂间的喜悦与满足。撇开那些施与与获得的单纯的物质而言,我们更注重的乃是其间所能感受的情义,哪怕给的暧昧,要的天真,给的人若是有着惦念意欲以给宣泄,要的人亦是有着欣喜意欲要得亲近,又何尝不可接纳。
一生中,受人惠赠无数,除了那刻意疏离与否定的惠赠者,也都欣然收下,亦从不觉得失礼,因为相信没有还不回的礼,更没有还不回的人情,只要你懂得游戏规则中的公平。
我们受着古训“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总在受人惠赠之时伺机回报感恩。或者在接纳别人的回报与感恩,哪怕它是以物质的形式演绎,我宁愿把它看做是一场情义的往来,却至死也不愿意把它看做是一场单纯的获得。即便那是获得,物质的丰厚又怎可不沾温度冷冰冰抱着亲近。
如若刻意拒绝着所有惠赠,即便是最为亲近的人,如若这样的拒绝先前有过自己的给出,那么这样的拒绝是善意而宽容的,如若不是,那么,拒绝惠赠的同时又是否是惧怕去给予和付出?这是否又是人性里的矜持,疏离或者并不认可。
记得前些年的某一时段里囊中羞涩的我从不接受邀请,那是担心承受回报不了的煎熬,而当我掂量自己有回报的分量时才欣然应约。这是自我原则意识作祟,以公平为定绳的情义界定。而当与邀请的那个人的情义已跨越一时的礼数往来时,亦会混沌着欣然前往,一并不思量何日偿还,这可见交情的深浅并不以礼数来往的多寡评定。
有人交情以交利为情,无利则停,这样的交往并不长久,因为它需要太多外在条件支撑,一有闪失便可瞬间消隐丧失,而交心者秉持情义,可以至生至死心心相系,彼此的存在弗如对方生命中的暖阳,相互映照温暖,这是人性中的阳光,它可以高高的凌峙于万物之上,傲然,庄严,洁净。而真正值得我们用一生追求和期望的,也只是如此的温熙。
人生中有太多暧昧的给,你若怀揣清明,要的天真又何妨,如若情义缱绻得温熙暖和,给予和获得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