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果盒寨因山型浑圆神似客家人去人家的果盒而得名,去城5。5公里,是贡江石鼓村与梓山河坑村的分水岭。在一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携一身轻松,跟随河坑两位热情的向导,我慕名来到了果盒寨寻奇探幽。听向导说进寨有南
果盒寨因山型浑圆神似客家人去人家的果盒而得名,去城5。5公里,是贡江石鼓村与梓山河坑村的分水岭。
在一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携一身轻松,跟随河坑两位热情的向导,我慕名来到了果盒寨寻奇探幽。听向导说进寨有南北两条路,我们选择的是从南面登山。虽说是坡越走越陡,路也越走越窄,好在沿途林荫夹道,处处鸟语花香,倒也不觉得登山的辛劳。一阵峰回路转之后,果盒寨忽然露出悬崖一角,向导指着对面山上密密匝匝的一大片杂草介绍说,当年红军就曾在那儿筑一炮台以封锁白狗子进山的道路。听罢此言,不觉心中一动:果盒寨果然是名不虚传,人还没进寨,一般英雄豪气却扑面而来。
正当我踩着当年红军踏过的脚印浮想联翩时,果盒寺说到就到了,来不及细细品味女居士为我们沏上的杯杯香茶,便带着一腔急切直奔果盒寨顶。迎着习习山风,拨开一人多高的丝毛草丛,我们穿行在历史的断壁残垣之中。可不知为啥,愈走我的心却愈发沉重:何以那满眼雪白的山碴花依然焰摺地怒放在枝头,而不可多得的200多间古民宅、红军革命斗争遗址却早已没了踪影?难道是岁月风带走了它们年轻的生命,才徒让这苍凉化作了一处不老的风景?原来这都是上个世纪大跃进年代与文化大革命时惹的祸,因为修水库,因为建大桥,才硬是将古民宅砌墙脚的麻条石另派了用场,因而残忍的让这昔日的辉煌生生倒塌成了一段历史的随想……
幸亏站在果盒寨顶远眺,稍稍缓解了一些我那沉重的心情。登高放眼,只见四面群山环抱,层层梯田尽收眼底,那午后的斜阳正把远山近峰巧妙地隔成了一条阳光带,和暖的阳光下,东面著名的固院三村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那曾经置过县时的辉煌,轻轻转过身去,北面323国道犹如一条白色的缎带缠绕在青山绿水之间,而西北望,一江贡水向西流,那江上彩虹不就是雄伟的长征大桥吗?正入神时,忽听得远处绿树掩映中有孩童的嘻戏,老农的吆喝,偶尔还传过来阵阵小鸟儿欢快地叽啾之声。啊,“江山如此多娇”!站在这山河之大美面前,我忽然便觉得了人的渺小,生命的简单。因为在大山宽阔的怀抱里,我们还有什么烦恼不能丢弃,还有什么痛苦不能释怀的呢?!“当年红军的土炮就是摆在这山顶一炮打过去,就打掉了县城东门口一枝好大的榕树挎,让国民党也晓得了我们红军的厉害。”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后的向导自豪地告诉我。据说那门每次要“吃”一角箕硝的土炮,解放那年被县长黄为、朱坤命人从固院乡政府送往了县政府的保卫部门保存。
顺着曲曲弯弯的砍柴小径,带着手脸被荆棘划破的创伤,我们又满怀激动地来到了那扇雄奇厚重的山寨大门前,说是门,那是因为它曾经存在过。瞧,这座高4。5米,厚1。5米的加高加厚寨门地理位置是多么的险要:它倚悬崖,临深谷,举目四望,怪石参差,壁立刀削,实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要冲,古人选此造门,真可谓匠心独具,再在其唯一出口的半山腰筑一300多米长,3米多高的坚固围墙,就仿若一把利刃般的拦腰将道路切断,那果盒山寨岂能不固若金汤?!
据有关人员回忆,当时苏区大批红军进入我梓山地区的果盒寨,并在山上建立了工农红军军事基地,设立了乡区政府。毫无疑问,当初红军看中的正是果盒寨山势的险要和易守难攻,其时正是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反“反剿”时期,果盒寨虽然住不成问题,可吃却遭到了国民党疯狂的经济封锁。因此,当地干部群众便想方设法冒着生命危险假借去果盒寺朝拜观音菩萨,而偷偷地把粮油巧妙地运了进去,从而谱写了一曲曲军民血水深情的动人篇章。
抹掉一脸的汗水,我们回到了颇负盛名的果盒古寺,直到这时,我才有空闲仔仔细细地打量它。寺是1982年重修的,但正殿里那被香火熏得墨黑发亮的“十方宝山”的牌匾却足以说明了果盒寺的香火之旺盛。果盒寨呈东西走向,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象于都大多数寺庙一样,果盒寺也是依山傍崖而建,寺庙约有200多平方米,那七幅工整的对联倒也衬托出了这千年古寺的佛文化,而“西方绿竹千年翠,灯影红浮座上莲”就更是形象地概括了果盒古寺的幽静之处。
人们常说寺以人显,人由寺名,的确是如此。比如罗田岩,倘若未曾有过周敦颐手植的千年古柏;未曾有过岳飞、文天祥、八大山人等一大批名人的摩崖石刻和美丽传说,罗田岩还会象今天这般的声名远播么?就象何屋是由于毛泽东,芒筒坝是因为杨救贫而出名一样,那么,香火旺盛的果盒寨又会隐藏着怎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
风光绮丽的果盒寨其实是南岭山脉九连业余脉的一个矮个子兄弟,海拨仅为220米,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只要看看果盒寨那颇像狮形的山势走向我们便能够一目了然。说到狮于,那可是森林中的百兽之王,所以狮子历来就显得霸气十足,哪怕是蹲在无数个华堂大厦门前的石狮子也总是那般的神气活现、不可一世。在果盒寨也有这么一只霸气十足的大狮子。倘若从北面登山,踩着“牛鼻子”行至半山腰,猛一抬头,只见一匹威武雄壮的“大狮子”横卧面前,它的尾巴搭着石鼓,侧转头大张着嘴巴枕着河坑,嘴前方正滚动着一只“绣球”,而距今两千多年的果盒古寺就恰恰镶嵌在“大狮子”的口中,弧形最凹处便是正殿。有道是虎口拔牙,而这千年果盒寺不就象狮口生牙么?那大狮子座南朝北,因此古寺的观音菩萨是笑迎四香客,喜拂八面来风。别看寺小,香火却旺盛,菩萨却灵验,所以果盒寨的美丽传说也绝对弥漫着一
股浓郁的神仙气。
说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由于世局动乱,狼烟四起,而杀人越货者更是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万般无奈的当地百姓只得打点衣物,舍弃耕地良田上果盒山顶安营扎寨以保族保种、兔遭杀戮。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建房消息却不胫而走。这一天,果盒山下马蹄声声,尘烟滚滚,一彪人马杀气腾腾地直奔山寨而来,他们扬言要血洗果盒、灭族灭种,眼看着一场腥风血雨就要降临果盒寨。突然奇迹出现了,只见对面果盒山上一年轻貌美女子披着斗篷,策马扬鞭飞驰在四周陡峭的石壁上,一圈又一圈。红衣、白马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简直把那些个人都看呆了。奇怪,这山野村寨怎么会突然冒出个策马女侠来?原来那是果盒寺的观音显灵才吓退敌兵而拯救一方百姓的。当然也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贼人一路风尘扑来,正要迸山清剿、踏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