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近些天我随团游了一趟北京,爬过长城,穿过故宫,尝过全聚德的烤鸭。不过回来后,印象最深的却是之前从没有听说过的一种当地小吃——“卤煮”。早听人说过,要想快速了解一个地方,最简捷的办法便是去尝一下当地的特
近些天我随团游了一趟北京,爬过长城,穿过故宫,尝过全聚德的烤鸭。不过回来后,印象最深的却是之前从没有听说过的一种当地小吃——“卤煮”。
早听人说过,要想快速了解一个地方,最简捷的办法便是去尝一下当地的特色食品。
到北京后我稍一停脚,便和同伴相约来到街头路边闲逛,收寻特色小吃,试图早早地感受一下北京的风土人情。可能北方人的生活比较闲散,晚上七八点钟的光景,街上的大部分商店便已打烊,这让我们南方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有几爿小吃店零星的散在并不宽敞的街道两旁。门口都一式的放着用黑板写的菜单,上面既有熟悉的馄饨、饺子,更多的是不知名的小吃。随意的折进一爿小店,借着昏暗的灯光,透过热气可以依稀看到几个当地人在专注地吃着用碗乘的东西。他们压根儿没在意满是污垢的餐桌。刚想坐下,同伴却坚持要找一家干净一点的店铺。一连走了好几家,都差不多,于是便走进一爿生意还算兴隆的小店坐了下来。还没坐定,热情的店员便过来招呼,问我们吃些什么。我们一行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我看到一旁的人都在起劲的吃着一种用碗乘的东西,不时发出“哧哧”的声响。我指着旁边的客人,告诉伙计就吃他们在吃的那东西。伙计看出我们是外地人,便介绍道,那叫“卤煮”,是一种当地人常吃的一种小吃。我看着当地人津津有味的吃相开始猜度“卤煮”的美味。一会儿的工夫,几碗热腾腾的“卤煮”已摆在黑呼呼的桌上。迟疑片刻,我为了鼓动同伴,自己便壮着胆大喝了一口。淡淡的,中间还夹杂着一丝腥味。失望的神情早已在脸上显现。同伴们见我的神情,心里早已有了底,便轻轻地呷了一小口,只见在嘴里停留了片刻,都啐在地上。我开始用筷子拨动碗底,原来浑浑的汤下全是猪杂碎,有小肠、肺头、肚子、猪心、猪肝等,中间还有几块豆腐干和面疙瘩。我又试着吃了一些,但总吃不出个味来。不知是谁说了声“这不过是个大杂烩”,大伙儿都点头附和。我勉强吃了一些,虽不合口,但后味还算不错。回来后不久,才知道这“卤煮”原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全称“卤煮火烧”,是用猪肠、猪肺和干豆腐,用大锅卤制而成。北京差不多饭馆都卖卤煮,但其中最有名的,属百年老号“小肠陈”。卤煮虽说是后加的品种,但因为是老汤咕嘟出来的,味道还算地道,渐渐成为老北京的特色小吃。
这卤煮倒使我想到了雍和宫。雍和宫原本是雍亲王府,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从外面看,跟其他的王宫官邸也没什么两样,但进去后,才发现里面其实早已成为一个佛教场所,供着四大天王、弥勒佛、释迦牟尼等佛像,跟其他的庙宇没有什么两样。出于好奇,我便独自一人一直往里穿,发现在里面还有一个叫法轮殿的地方,殿顶上立着五座镏金宝塔,有着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不过要买小票,我便买了张票折了进去,只见殿正中供奉着一尊铜质宗喀巴大师像(而宗喀巴(1357一1419年)正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里面陈列着大量的藏传佛教的经文和法器。木架上陈列着《大藏经》、《论藏经》等藏传佛教经典,特别引人注目的便是在小玻璃格内的两部乾隆皇帝亲笔抄写的《药师经》和《大白华盖仪轨经》。据说,清朝时,雍和宫就盛行打鬼活动,一时成为北京民俗的一部分。清郭礼臣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直到文革前不久才渐渐荒弃。看来,雍和宫早已成为藏传佛教的一处圣地。
雍和宫内最高大的建筑当属万福阁。飞檐三重,全部为木结构,从阁外看,是一座三层高楼,但从阁楼里面看,则是一座没有楼板相隔的通体高阁,属于典型的辽金时代建筑风格。现在想来这雍和宫不也是个“大杂烩”,乾隆皇帝本是为了尽孝心而辟出的地方,没想到因母亲的礼佛而成为佛堂,进而又因为六世纪班禅的到来而成为藏传佛教的栖身之所,最后竟融汇成一个多种文化并存的文化载体。这不也是另一道“卤煮”吗?
曾经的燕国古都,辽人曾在这儿歇马,金人曾在这儿叫嚣,蒙古人的弯刀曾叩开这儿千年的城门,满人的铁骑曾踏破这儿古老的长城。但只见他们气势汹汹的来,却从没见他们凯歌高奏的回。都连同着兵戈咕嘟成一锅又浓又香的文化“卤煮”。
真的嫌这七天的行程太短,无法真正体味这“卤煮”的个中真味。不过我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感叹又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