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风情
作者:坠失时间:2024-11-22 20:45:01热度:0
导读:从大庆采油九厂上庆西公路前行,绕过碧波荡漾的莲环湖,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卧龙般的拦江长堤蜿蜒于那片辽阔的原野上。堤外,是波澜壮阔,浩浩东去的嫩江。堤内,是绿荫环抱,明媚恬静的农舍。上年纪的人还按旧俗叫它“
从大庆采油九厂上庆西公路前行,绕过碧波荡漾的莲环湖,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卧龙般的拦江长堤蜿蜒于那片辽阔的原野上。堤外,是波澜壮阔,浩浩东去的嫩江。堤内,是绿荫环抱,明媚恬静的农舍。上年纪的人还按旧俗叫它“二站”,其实早在建国后就已改称“时雨村”了。二站——清朝时设于此地政府传递公文的驿站。至此往北百余里有“头站”,顺嫩江而下在肇源县境内有“三站”再往下还有“四站”等。
站上多居满族、汉族,少许蒙族和朝鲜族。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踏脚下这片膏腴丰饶的热土。鲜族人种植水稻,蒙古族人放牧牛羊,满族和汉族人在岸上耕耘田地,在水中撒网捕鱼。祖祖辈辈都能和睦相处,世代联姻结缘,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血脉早已盘根错节,水乳交融,融为一个无界无垣民族大家庭了。
站上的房屋建筑别具风格。一色都用土垡垒墙小叶樟或芦苇苫顶,这种独具匠心的建筑,都是就地取材即方便又经济,还夏可防雨冬可保温。室内南北两铺大炕夹一条稍窄的西炕,木格子前窗宽敞明亮,不设后窗,却留西窗,家家如此。烟囱也是土垡垒砌与房屋则是两个独立的联合体,圆锥体的烟囱独处在与房屋两米之距的西侧,高挺过脊。一条烟道将房屋与烟囱连起,农家常把鸡窝设在其上。这种把房屋与烟囱分开的建筑设计,可谓站上人智慧的创作,这样可有效地避免茅草房易起火灾的危险。也成了站上一独道的风景。
站上人把缨儿的摇篮称做游车,秋千一样吊起来,伴着摇篮曲在屋里荡来荡去。站上的老媪几乎没有不会吸烟的,用的都是二尺长的细竹烟杆玉石烟嘴铜烟锅,不用手扶且能自如地叼在嘴上。随着团团青云吐出便有一个个美丽童话诞生。她们手里有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扯不断针线。站上人还把窗纸糊在木格子窗外,然后在窗纸上刷一层薄薄的豆油,窗纸会明亮起来,阳光也能朦胧的透进来。这就是旧时俗称的关东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女人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是站上人地道的居家过日子的习惯,是祖上历代沿袭下来的风俗。
得天独厚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漂亮的站上女人。她们爱美,也会美。乌黑的秀发盘起来似花散下来如瀑。凭着天生丽质她们会把自己打扮得体又漂亮。站上的女人心灵手也巧,会剪窗花,会扎纸花,也会裁缝,能缝制出各种随心所好的服装,巧妙地打扮自己。她们能把房间布置温馨又典雅。喜欢用鸡油擦拭粱柁.柱脚.门边,窗框,经年历久那些木质便呈现出殷红色的光泽来,透着古朴自然的美。在那个物资条件极度贫乏的年代,刷墙涂料还只局限在城市远离偏僻农村的岁月里,站上女人的睿智,寻得了天然的可美化生活的涂料,她们取来夹在碱土层中的白土做为涂料,这种廉价的涂料粉饰墙壁亚光清白,散着淡淡的泥土清香。几代人相续沿用,过清贫且充实的生活。
贤惠和孝心是站上女人扼守的宗教般的信条。她们生活的内容就是围着伺候老人、关爱丈夫、养育子女、操持家务这样一个轨道卫星般地转着。
清贫的日子里站上女人学会精心料理生活,一日三餐虽粗茶淡饭,可经她们巧炊也会变得津津有味,四个小咸菜压桌是站上人的生活习惯。每当姑爷登门或贵客来访.站上的女人就会做稷米红豆饭鲫鱼汤招待客人。稷米红豆饭,要经几道工序才可做出粒粒饱满柔软颗颗似小小欲绽的玫瑰花蕾。香喷喷的鲫鱼汤,玫瑰红色的稷米饭,是站上人传统礼待贵客的佳肴。
腊月二十三,站上人说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站上的女人要用麻糖在灶王爷的嘴上抿一下,言外之意:让灶王爷嘴甜,上天汇报多美言。
站上的男人个个都有强壮的体魄,是擎家立业的顶门杠,他们把如山的生活重负一人扛在肩上,象拉紧绳套的牛一样,艰难地拖着开垦温饱的木犁。面朝黄土北朝天,在土地里刨食,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春种、夏耕、秋收、冬藏日复日年复年守侯着把热血和汗水全部倾洒在脚下的土地上。
年关前他们要把一年收获的粮食卖到集市上,五更起程,十几辆牛车结伴而行。荒凉祁寒的冬夜,漫漫无边的古道上,木轮牛车吱吱呀呀唱着古老的歌谣。在集市上卖了粮食,手里有了钱,他们总不会忘记要给老人买上几盒点心,给女人扯上几尺花洋布,给孩子买个小虎帽一个拨啷鼓,年货也能置办具全。
嫩江平原的冬天天寒地坼,可站上人家从来不生火炉,只凭两铺火炕散热取暖,只凭男人那一身壮骨,运用古老的工具——推刀,在结冰的浩瀚如海的芦苇荡中,剃头般推倒茂密如墙的枯苇,拉回堆积如山的柴草取暖越冬。吃苦耐劳是站上男人本色。回到家,一壶烧酒,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足矣。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无缘求得富贵,只凭一身蛮劲求得温饱。
站上有个世袭已久的习俗,就是每年春节前夕家家都包冻饺子。站上人用冻萝卜瘦肉骨头汤做馅,拌上各种佐料,包出的饺子清淡不油腻,味道好,口感独特。人口多的人家要包几十斤面的饺子,苦熬了一年的农家人,在农闲的正月里几乎每天早晨都可吃上一顿饺子。包饺子时也特别热闹,三邻五舍都来互相帮忙,夜晚,要点燃几盏煤油灯,屋里灯火通明。合面的、擀皮的、包饺子的、冻饺子的大家有说有笑喜气洋洋,忙年的气氛特浓。
六十载光阴,世间嬗变。驿站已随着茅屋草舍,木犁牛车.贫穷和落后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党的一系列惠农正策使勤劳的站上人富了起来,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没有改变的是站上人还保留着每年春节前包冻饺子的习惯,只是包的数量少了很多,他们说好吃的东西多的是,不用出村就能买到,不必包那么多饺子。可忙年的气氛还是那样热闹。
没有改变的是站上男人的爱心与勤劳,女人的贤惠与孝顺。这些世代沿续下来的美德,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没有改变的是站上民族间世代缔结的亲缘与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