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想着省钱,算着省钱。这看起来非常俗,但身为俗人,又岂能脱俗?远了不说,近了不论。居家过日子,吃饭可以节约一点儿,穿衣用物也能在商场大型活动的时候捡那打到2折、3折的商品买回来穿和用,但不管你是精打细算
想着省钱,算着省钱。
这看起来非常俗,但身为俗人,又岂能脱俗?

远了不说,近了不论。居家过日子,吃饭可以节约一点儿,穿衣用物也能在商场大型活动的时候捡那打到2折、3折的商品买回来穿和用,但不管你是精打细算还是计划管控,有一种钱是即无法列入开支计划,是不能省也无法省的项目。
一个星期之内,办公桌上放了二袋包装精美的糖果,看在眼里,每袋都贴着一个醒目的标签:人民币100元。望来望去,就重复起了阿Q的精神安慰法了。不禁大大地感叹:多亏了鲁迅先生,才有了这种不二的法门。

记不清从何时起,这人情往来的祝贺形式变得如此的直接,简便了。找两三个相熟交好的同事,拎一个装满烟和糖果的纸袋子,挨着楼层,在一间接一间的办公室出出进进,在一张又一张办公桌之间走动。于是,邀请者笑容满面,祝贺者热情洋溢,邀请声伴着祝贺声,那份闹热的情形,恰好似喜入自家门,乐从尽头生。
然而,至糖果袋放在桌子上到赴约吃请之时,耳朵里听到的全是关于世风日下,关于礼金疲于应付、关于这一轮又一轮的吃请之烦的话题。是啊,收入不见增加,人情往来间的礼金增长速度快的惊人。从五六十年代的十几个人你三毛、我五毛地凑个份子,合伙买个脸盆毛巾、买个被面枕巾,到如今普通同事间出手便是一张100元人民币,此等不在预算之内的支出项目,已成为家家户户不得不支出的一项费用了,但这种费用,偏又无法列入计划支出范畴。
其实,究其根底,便是这家遇大事需要请客的主家,在发出邀请贴时,也不知费了多少日的考究。某某人该请,某某人不能不请,某某人不敢不请,某某人是请还是不请?在这请与不请和请谁不请谁之间,也不知在最终拟定的名单上,几勾几划,几删几增。
算来,也就望着年届知天命的岁数往上奔了。在这请与被请间,虽算不得是身受其苦,也是深知其难的。
请者为难,被请者也为难。
人家请了,便是看得起你,便是心底有你,如果不去,未必也太小气了吧?可论来论去,交情也不过尔尔。

自己结婚是大喜,那是一定要请的,否则,你领得一张结婚证书,双方父母和兄弟姐妹围坐一起吃了一顿饭就算办了喜事,在场合与情绪上,就感觉总是少了点什么,就会觉得自己的婚礼,失去了一种热热闹闹的场面,年华老去之时,回忆起来,也会觉得少了一份纪念的意义。热闹之后,过得一年半载,添丁弄瓦同样是喜,规模再小也还是要请,难道自己的孩子就连个满月酒也请不起?时间匆匆,转眼间孩子就成人了,按乡俗是要过成人礼的,能不摆酒吗?再转眼,孩子升学了,亲朋好友一片祝贺声,喜出望外之时,也少不了要来那么几场酒席的。再过得几年,孩子成家,这请酒的道道可就开始了下一个轮回了。
且不说家有喜事要请,就是在人的一生中,举凡生老病死皆算得上人生之大事,谁家在有了困难的时候,能不需要几个至近友朋搭把手,帮个忙呢?谁家有了大事,能是自己家人就办的完完满满的呢?
于是,这人情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就成了一本永远算不清也不可能算清的帐。

谁让咱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帮,谁让咱们都是热情好客,秉持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古训呢?
也尝听得媒体和政府多次倡议:新事新办,一切从简。但倡议归倡议,这传统的美德已是上千年的文明了,谁又能拒文明与门外,关上家门做人呢?
唉,欠啥都行,就是不能欠了人情,世上有许多债能还能欠,唯有这人情债是欠了就还不清的。
当省钱与人情遭遇的时候,省钱靠后,人情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