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在我幼小的记忆里,龙山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既地处深山老林、十分荒蛮,又粮草丰茂、十分富足,好多亲戚来自那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龙山离我家有八十多里山路,一黑早就动身,一路上翻山越岭,跨沟越河,不停地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龙山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既地处深山老林、十分荒蛮,又粮草丰茂、十分富足,好多亲戚来自那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龙山离我家有八十多里山路,一黑早就动身,一路上翻山越岭,跨沟越河,不停地走,也要到下午三点多才能到达。龙山人随山就势而居,散落在沟沟岔岔、各个拐角的地方,即便是同村同组,相互往来少则要个把小时,多则半天。三五户人聚在一起既是一个自然村,平时与外界很少往来,除了村组干部有时半年都难以见到外面的人,偶尔碰到乡上的人来了,就象是大家共同的客人,争着往家里拉管饭。要是遇到接媳妇嫁女或是老人亡故,那便是全村人的大事,不消村干部出面和主人家上门请,大家再远也要撵去,实心实地的帮忙,白天忙乎了一整天,黑夜里打转转鼓唱孝歌唱个通宵嗓子也不哑。女人们惦记家里没人看门,猪和鸡没有喂,不敢多玩带着娃娃摸着夜路往回赶,从没觉着怕,男人们灌了一肚子包谷酒,头脑晕沉沉的,兴致正是高涨的时候,便难得放肆一会,几个人拢在一起,凑在煤油灯下打川牌,一两分钱一页牌,玩个通宵也输不到三四块。遇到整钱倒不开,就从柜里抓一把包谷,一人数几颗算做零钱,等结束了再根据个人赢输多退少补。
龙山的土地很多,山下人眼馋龙山的就是这个。几乎家家都有整整一面坡的土地,足足好几十亩,山下人哪见过这么多的地呀,平均每人不到一亩,即便家里人口多,顶多不到十亩。土地多既是龙山人的荣耀,也成了他们禁锢自由的枷锁。五八到六0年,山下人闹饿饭,好多人得了黄肿病,有的被活活饿死。龙山土地多粮食自然就多,自然成了那时候人们眼里的皇道乐土,弄个龙山身份比现在弄个美国签证都难。我的一个远房姑姑不满十八岁就嫁进了龙山,换了两斗包谷做聘礼,救活了一大家子人的性命。随着经济逐渐好转,等到山下人不再饿肚子的时候,龙山的姑娘反而纷纷嫁到了山下,我的几个堂嫂都是龙山人,他们都是那位远房姑姑介绍来的,这样一个带一个,村子里有十几个龙山来的媳妇。龙山女子相比其它地方的有好多优点:顾家,能干,肯吃苦,不娇气,竞争优势非常强,农村人说媳妇过日子图的就是这些,那些整天好吃懒做,只会涂脂抹粉、娇里娇气的女子难伺候。
我的二嫂就是龙山来的媳妇,她是大嫂介绍来的。二哥订婚后,靠着贩运二嫂娘家取之不尽的木料,不到一年时间盖起了三间大瓦房,成了村里谈论了好久、人人羡慕的奇事。可是他们结婚不出三年,二哥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肌肉萎缩,行动能力丧失,生活一下子困顿下来。在大哥和三哥的帮助下,二嫂侍候着残疾丈夫,拉扯着两个还叼着奶头的娃娃,硬是熬了二十多年,总算熬出了头,老大是个女子,现在早已经嫁人,她的娃娃上了学前班;小的是个儿子,有二十多岁,最近几年在银川一个沙发厂打工,攒钱盖起了两层小洋楼。想当年,二嫂吃了上顿没下顿,穿着补巴摞补巴的衣裳,不是在地里侍候庄稼,就是在坡上割柴,一年能闲不上四五天,谁能想到现在儿女大了,日子不比任何人差。
龙山人特别能吃苦,从年头到年尾一直在地里忙碌着,很少有闲的时间。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龙山人苍老的很快,不到三十岁就有了五十多岁的面相,头发花白,腰背有些驼,五指象鸡爪一样,伸不直收不拢。地多在门前屋后,出门几步路就到。即便这样,他们种地也不象山下人那样精耕细作,春天一把种子下地,秋天背着背笼上山收获。可是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却要遭受干旱、冰雹、洪涝、野兽的糟害。那里的耕地绝大多数是坡地,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夏天要是遇到一个礼拜不下雨,包谷叶子就开始卷筒筒,产量就受到影响;下雨要是大一点点,形成的径流就会把地冲的到处是豁豁,冰雹更是经常发生,一年要经历好几次。最让人头疼的是野猪危害,一到七八月份,包谷大喇叭口期以后,野猪就出来危害,轻的是从地里经过,打倒四五尺宽一行,损失一百多棵庄稼,重的在地里连啃带窜,一晚上能把十几亩的地糟害的颗粒无收。为了保住快要到手的庄稼,他们在地边上搭个茅草棚子,晚上睡在里面赶野猪。开始看见野猪来了,吼一嗓子就能把野猪吓走,后来就是放鞭炮野猪也不理不睬,自顾自地糟害庄稼,根本不怕人。反而人怕起了野猪,要是在路边地头遇到了,就远远的、悄悄的让开一条路,免的让野猪发现而伤了你。深夏初秋的夜晚,龙山格外的热闹,到处是在草棚里看庄稼的人,有吼着沙哑破嗓子的,有敲锣打鼓的,有放录音机、收音机的,有放鞭炮的,有的在草棚前拢一堆篝火,坐在篝火边抽烟的,有的几个老汉凑在一起谈论天气收成、儿女婚嫁、国家大事的。除了十岁以下的孩子外和五十多岁的老人,几乎所有的人黑里都在山上过夜,各种声响在山沟里此起彼伏,比春节联欢晚会还壮观。
我在高中毕业后、大学通知书下来前的一段时间里,受娘的指派,到龙山去挖药,好挣取上学的费用。当时我是和大侄儿一起去的,目的地就是他大舅家——龙山二道河。这个地名我是无数次的听到过,从大哥大嫂的嘴里,从来这里做客的龙山亲戚嘴里,从每年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进龙山借粮食的父亲嘴里,以至于我愚蠢地以为进龙山就象走亲戚一样,挖药纯粹是托辞,而进山去散散心才是当初最纯真的目的。及至我们高高兴兴的从早上六点出发,背着干粮和水,趟过无数条小河,翻过无数座高山,累的浑身象散了架、腰快要断了的时候,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大错。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路上吃的苦早已被岁月消磨干净,而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才是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财富。路边下岩石缝里冒出一股泉水,清亮亮的汪成一潭,鱼秧子在泉水里逍遥自在地游着,这情景简直是世外桃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到了山顶,俯瞰四周,竟然万山都踩在脚下,棉絮一样的浮云缠在半山腰上,被阳光一照,泛着银亮的光芒,那种目空一切的感觉真的好爽。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猛然之间乌云密布,倾盆大雨狂泻而来,过不了半个小时,大雨又陡然收了回去,天色亮了起来,瓦蓝瓦蓝的,整个天空就像一大块美玉,看一眼能把人的魂儿收了去,近处的树木、远处的大山、藏在树荫下的农户,所有的一切都像才被水洗过一样,非常养眼。
最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龙山的家具。如果说山下农家的家具在向电气化、精巧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话,而龙山依然保留着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