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上海滩》论人生成败
作者:上轨道时间:2024-11-13 17:40:48热度:0
导读:时下,《新上海滩》正在江西卫视、河南卫视和安徽等多家地方电视台争相热播之中。它也是我们一家三口难得能一起共同观看的电视节目。观看之后,难免一家人在一起要讨论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在许文强和丁力之间,谁更
时下,《新上海滩》正在江西卫视、河南卫视和安徽等多家地方电视台争相热播之中。它也是我们一家三口难得能一起共同观看的电视节目。观看之后,难免一家人在一起要讨论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
在许文强和丁力之间,谁更聪明、更成功的问题上,我和儿子的分歧最大。儿子坚持认为,丁力要比许文强更聪明、更成功,理由是:最终是丁力娶了冯程程,成为冯世家族唯一的继承人,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成为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大亨,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小孩子看问题难免过于肤浅,他们只注重表象或只看重他们所认定的结果,对不同人物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和人生立场却视而不见、过耳不闻。
要想准确判断剧中人物的谁是谁非,首先必须了解剧情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每个人物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掌握不同人物所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
因为一个人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和接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信念的形成,决定着一个人对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的确定和追求,进而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对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追求不同,其人生结局必然不同。
除了对每个不同人物的主观动机和目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外,每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也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如果不首先确定上述诸多的前提条件,人物之间也就丧失了可比性。
《新上海滩》应是依据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现状为历史背景的,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军阀混战,外强肆意凌辱的年代,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潮十分活跃,各种政治势力相互交替粉墨登场,在伴随着外国势力不断渗入和扩张的同时,黑帮势力更是猖獗,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可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丁力母子起初所居住的闸北区,就是当时上海最著名的贫民窟,母子二人仅靠卖水果的微薄收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到大缺吃少穿,所以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和对“权”与“利”的概念,也更加渴望和深刻。加之,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生长环境也仅局限于上海滩这片弹丸之地,懂的道理自然就少,视界也不够宽阔,客观条件决定了他只能坐井观天,在他脑海里,上海滩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冯敬尧就是这个世界最为显赫、最为崇拜的人物,能跟冯敬尧握手,便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平生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穿西装、坐小车、住洋房”,像冯敬尧那样享尽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与此同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一直读到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许文强,其家境状况可见一斑。无论是生长环境、成长经历,还是在接受教育的程度上,都是丁力所不能媲美的。当时的北平可谓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北平大学更是先进思想传播的圣地。因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许文强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
由于参加爱国主义运动,而被当时政府通缉的许文强,被迫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后又因迫于生计,无奈之下投到上海黑帮老大冯敬尧门下。虽然是入了黑帮,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仍未泯灭,人生追求仍未改变。如果要说变的话,也只是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其本质依然。这些在剧情中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譬如:在正式投靠冯敬尧之前,曾明确表示“我可以为你做事,但我只做正当生意,决不涉足黑帮事务”。在和丁力的一段对话中更是坦露无遗“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杀人,要杀也只能杀那些十恶不赦的人”。
又譬如:在冯敬尧和丁力帮助日本人贩运军火的态度上,在对待丁力帮助日本人到“精武门”寻事的立场上,尤其是在冯敬尧要跟日本人贩卖烟土时,不惜与冯敬尧反目的行为上,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我们的“强哥”所持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浓郁的民族情结和炽热的正义情怀。
我们不难想象,在当时政府腐败无能,整个社会各种错误思潮肆意泛滥,社会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尚处于一片混乱的状况之下,仅靠个人的力量,想要实现如此崇高和远大的抱负,是谈何容易,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相比之下,丁力的人生信念和人生追求要简单的多,也容易的多。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个人的荣华富贵,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不像许文强那样有过多的道德观念和民族大义的束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冯敬尧的一条狗,他叫我咬谁我就咬谁”。如此一个没有大义,没有原则或原则如此宽泛的人,在实现个人目标时,也自然要比许文强容易得多。
人生的成与败、得与失、聪明或愚笨,不能一概简单地唯结果而论,更不能以我们个人主观臆定的结果而论。有的人过于看重他们所认定的结果,因结果而求结果,为结果甚至可以丧“德”辱“格”不择手段。
然而,针对采用如此卑劣的手段而得来的结果,更多的人因受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影响,是知其“道”而不愿为之。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这样一些人所不能体悟的,更多情况下,他们更看重的则是在实现人生追求过程中的价值体现,被别人所看重的那些所谓的结果,在其看来,只不过是验证个人能力和人生价值的一个参据而已!
当然,我不否认,在当前诸如“笑贫不笑娼”等一些只重结果,不论方法和过程的畸形价值观面前,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变得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