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二零零七年的四月将转瞬即逝,疲乏的心似乎也将靠岸好好歇歇了。这个月发生了的点点滴滴,终会幻于流影,沉寂在五月的门槛之上。或喜,或悲;或醒,或睡;或忧,或释……渐渐的,自己似乎看轻了许多,但又无法摆脱那
二零零七年的四月将转瞬即逝,疲乏的心似乎也将靠岸好好歇歇了。
这个月发生了的点点滴滴,终会幻于流影,沉寂在五月的门槛之上。
或喜,或悲;或醒,或睡;或忧,或释……
渐渐的,自己似乎看轻了许多,但又无法摆脱那种种束缚。
我们终究是凡人。渴望的那种“乘物以游心”,“不忧不惑知人”的情感归宿也许只能寄寓于薄薄的书页里,掩卷静思,如梦如幻。
彼岸之人,音讯全无。悲喜之间,心生无奈。
烟花不会让人懂得,它化做的尘埃是怎样的温暖。它宁可留下一地冰冷的幻象,一地破碎。如果你哀伤,你可以为它悼念,却无法改变它的坚持。
用自己的方式放松着,打开阅读着张爱玲的遗著《同学少年都不贱》,“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那些到了恋爱结婚的年龄,为自己着想,或是为了家庭社会传宗接代,那不是爱情”,那轻描淡写的文字背后是不是这位旷世才女对世俗的漠视冷笑?不禁让我联想起她照片中那副桀骜不逊的站姿,即便是一个影子,也能让人一眼辨认出这影子的主人和她背后的性格。胡兰成,赖雅,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
华盛顿欧文的《无头骑士》,乍听起来不免使人寒噤。但细细读完,不是被文字下的恐怖所惊骇,而是那一幅幅田园梦境般的描述让人着迷。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吗?也许只是一种内心的向往与追念。
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看了一遍又一遍,搜罗了网上关于她的所有视频。她的气定神闲,自信博学而又毫无骄矜之气如同心灵鸡汤般百读不厌。她让人们对经典的视野从仰视变为了平视,她的一己心得就如故事会般,把先人的智慧与今人的现实结合在了一起。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应该会缄默微笑。每每读完,自己的心中总是充满着希望与勇气,感谢于丹让我们体会到了《论语》的温度。
偶然的机缘,听到了一首由佛教《心经》谱曲填词的歌曲。慢慢的吟颂,缓缓的背景。联想到玄奘法师偷越边境穿越沙漠时,默念《心经》,《观音佛号》最后真的在冥冥之中,在佛的庇佑下,找到一片绿草丰美的水草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把人的无限潜能都挖掘了出来。心烦意乱,迷茫困顿时,听听这种天堂般的音乐,一尘不染,脱世俗的曲调。终将内心的不安打扫的明净澄澈。超写在四月末,依旧是春天。这是个忧愁与希望交融的季节,忧愁的是绵绵细雨,希望的是满眼春色。
2007年4月24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