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本书,一本封面精美的好书,不管是摆在地摊上,放在书亭里,还是珍藏在橱窗中,如果没有读者,没有人能阅懂它,那么它还能算是一本书或一本好书吗?答案肯定是:NO,NO,NO。既然是书,必有读者。当读者阅读
一本书,一本封面精美的好书,不管是摆在地摊上,放在书亭里,还是珍藏在橱窗中,如果没有读者,没有人能阅懂它,那么它还能算是一本书或一本好书吗?答案肯定是:NO,NO,NO。既然是书,必有读者。当读者阅读时随着作者的思绪随喜随悲,在作者的文字中浅吟低唱,这是阅读的境界。读者的心与作者的心在文字中交融,并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种共鸣称之为书友或文友。
作为一个作者用心,用情,用灵魂磨成的诗篇,有谁能在自己的文字中品到真性情,有谁能在自己的文字中品到精髓,又有谁能真正用心地品到文字中那颗生动,形象的灵魂?那便是知音。茫茫人海,谁又是自己的知音?
记得去年在一个文学论坛发表文章《生命幻觉》。《生命幻觉》顾名思义,是篇意境的文字。同样也是以爱情为主的文字。在文章的结局是这样写的:夜黑了,我枕着梦的翅膀躺在大地怀抱中。霎时,天空划过一道闪电,灰灰的云朵变成一张张魔鬼的狰狞脸直压地面。风咆哮着穿透我的发丝削着脸庞直飞而过,经风的挑唆背后的杂草也变成一张张世俗的嘴脸,把嘲弄的口水喷在我的脸上。面对忽然而来的变局,我束手无策。已经习惯了云的味道,习惯了云的爱抚,习惯了云的耳语;曾几何时让云的轻语陪伴我度过那一个个无眠地夜晚,曾几何时让云的微笑滋润着我疲惫的心灵,曾几何时让云的双手安抚我孤寂的灵魂。.而此刻,魔鬼一样的云让我感到害怕,触摸到哪里都是刺,伸出的双手被刺得鲜血淋淋,心被划成一道道伤痕。我无力地呼吸着,我累了,我疲惫了,终于我倒下了,我倒在这血染的山岗上,我倒在这蓝色梦幻的墓碑下。
第二天早晨,人们上山时发现在蓝色梦幻的坟墓上铺满了厚厚地一层叶,每一片叶都是温热地,每一片叶都是微笑地,每一片叶都是绿色地……
而文学版主看完《生命幻觉》后评语是:坟墓呀,好害怕呀。当我看到版主的评论时真是哭笑不得。大家都知道绿色是代表生命,代表春天,同样也代表爱情。在这里绿色分明是指爱情。说明春天的爱情已悄悄来临。这里的坟墓也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坟墓!坟墓代表埋藏的过去。而每一片叶是微笑的,是温热。说明新的绿色的叶重新发芽,开花。特指过去已经埋藏,新的爱情将要来临。这么美好的爱情的理想与希望却让读者害怕?所谓知音难求是不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诗人海子吧。1983年3月24日,诗人海子在他生日的那天卧轨自杀。一个只有25岁的诗人,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诗人,他为什么要自杀?一个诗人因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他的孤独,他的徨徨,他的徘徊只能一字一字的结进诗里。我们读海子的《麦地》时候;“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它真正反应了海子现实生活的写照。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当时的内心涌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诗人,爱情,理想。站在这麦地里思索,连麦地都能收获,而我却空空如也。现实的不如意使他面对收获的麦更痛苦万分,不仅仅是对诗歌不被理解而失望,也是对人生的失望!

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海子之死的关注。可是在诗人生前时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关注目光?反而是当一个诗人失去了生命了才得此关注,不是为时过晚了吗?海子是视诗为生命的,诗是他生命的写照和表现,也是他生命的毁灭与终结。在他的诗中,我们不仅发现了他最后自杀时的全部的死亡意识和死亡景象,而且它们是那么的生动和真实。而尤给人以警醒的是,在他生前,人们是不会注意,有时即使是注意也是不会警觉这些死亡景象的。但是当人们后来一遍一遍地感受这些死亡景象时,诗人却已亡逝,永不再来。
对于一个诗人来主说,生命是何其珍贵。可是海子却轻易的将这份生命从我们眼中消失。一个人不管他失去什么,没有爱情也好,生活贫困也好,却不能失去精神支撑。而诗就是海子的精神支柱。可是在生前却没有人能理解或支持他。诗没有知音,对于诗人来说多么的痛苦。那些用心,用灵魂秀出来的诗篇没有知音赏析。对于诗人的生命来说是严重的打击。海子死的时候是清醒的且有计划的,他是用生命捍卫他的尊严,捍卫他的诗篇。他也是用生命来唤醒人们对诗歌的尊重,对诗歌的喜爱,同时也是用生命唤来了诗歌的知音。也是震醒那些在诗歌边缘徨徨的灵魂。可见,所谓知音难求,不仅是一个人关注的事,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事。
诚然,我不崇尚用生命唤来知音,但,我希望用我的真心,我的真诚唤来知音。当我们手捧一本书,阅读一些文字时,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如见其人,同作者的情感交融,悲喜与共。作者的感受成为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觉得有点像在作者所描绘的人生舞台上跟他们一起粉墨登场。而此时此刻,你是否也在用心的聆听,那么,你是否也愿意成为我的知音?与我一起在文字的沙滩上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