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山村
作者:一高二低时间:2024-11-13 20:34:29热度:0
导读:在我的意识里,城市的景象总是肤浅的、物质的,唯有家乡山村里的小道和破房,牛羊和山坡是深刻的、平滑的。离开山村也有一段时日,相隔并不遥远,却很少选择回去。偶尔回去也是匆匆忙忙,不会久住。山村里的房子傍山
在我的意识里,城市的景象总是肤浅的、物质的,唯有家乡山村里的小道和破房,牛羊和山坡是深刻的、平滑的。离开山村也有一段时日,相隔并不遥远,却很少选择回去。偶尔回去也是匆匆忙忙,不会久住。
山村里的房子傍山而建,顺着山脚围成一圈。很多的木头房已经被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剩下的也已经巍巍颤颤,柱子和横梁有些歪斜,并且满是蠹虫蚀过的坑坑道道。和木头房一同逝去的是那些曾经身体硬朗、眼神深邃的老人,那一呸黄土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有些在山边的坡上,有些在山顶的那一巴掌大的平坎上。一岁一枯荣的野草陪着他们远离了人们的记忆。
山村的人情往来我不甚了解,因为自己至今还没有真正独立去接触这些礼节的往来,逢年过节回山村,该走的门门坎坎也是家人给张罗好的。纯朴的风俗可以简单的化作一碗自酿的红薯酒,一切尽在酒碗中。
山里不变的季节是冬天,冬天荒芜了山村的原野。此起彼伏的乱石堆,满是枯枝败草的黄土地,黄叶纷飞的山头就是山村冬天的一切了。山村的冬季是安静而祥和的。暮归的牛羊,袅袅的炊烟,颤抖的枯枝显得特别的显眼和沧桑,情不自禁地叫人感伤、忧郁。如今的冬季,已经很难看到背着竹篓拾柴的山娃子。因此,山野中也就很难看到孩童奔跑的身影。
山村很小,男女老少彼此都很相熟,坎上的大爷、拗口的叔婶,不管黄家、梁家还是石家,大家都称亲戚。村里有红事白事、生葬嫁娶,种地砌房大家都凑到一起,相互帮助。当然,山里的人也不省事。有时可能就是因为东边黄大爷家的羊,蹭吃了西边老奶奶菜园边的一兜菜这么点事就要斗起嘴来。但终归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戚,也许明儿就又有说有笑的坐到一起吃饭了。
山村没有果园但是随处都见有果树,村里也没有养殖场却是满地的鸡鸭牛羊。山村不是世外桃源,因此,山里的人一样知晓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村里的人总是喜欢留有一套很新的衣裳,除了穿着参加邻里的喜事酒席外,还留着进城或赶集。山里的人特安分,总是早出晚归的整理家里那几分田地,春耕秋收井然有序。
现在的山里人并不封建,但是却始终坚持有一套近乎迷信的做法。嫁娶之事看个黄道吉日这是传统无可厚非,就连给猪圈牛栏增减一根木头都得掐个日子,出个远门要烧香,逢年过节土地神、山神等等通通要拜。
山村的晨曦总是从那边山头透出来,又在那边山暗去。夏日里山头的阴影的高低远近便是人们作息的时间刻度。为此,堂间的时钟经常是静止不动,满是灰尘的。山村的早晨,山头总是缭绕着薄纱般的雾。雾里晨曦山更绿。
作为一个地道的沟娃,我不曾忘记山村的模样。对面的山这边的道,那边的渠这边的水塘,塘边的桃树沟边的芭蕉树通通化作了思维的一部分,抹不去冲不淡。岁月是无情的。而今回到山村,村里上年纪的人已经不太清楚我是对面山脚的那个娃了,村里也多了一些大姑娘,她们是村里娃们的媳妇。
而立的娃们都出去闯荡世界去了。不管远的近的,回村的时候总是喜欢光鲜亮丽的着装,一包村里难以买得着的香烟见人就发,顺便寒暄几句,一副十足的外归样子。荣归故里是山村不变的原则,娃们先后把彩电、摩托再到汽车带回了山村。如今的山里人已经不去羡慕那些养有多头猪的人家了,而是对比哪家彩电的款式新、冰箱的牌子好、汽车的模样俊。荣归故里的人们很少去惦记往日的腊肉,而是怀念家乡野菜、玉米糊和自家酒。传说村里人很好劝酒也很能喝,常常为尽地主之谊陪客人喝醉。虽然如今已不是大瓷碗喝酒,但是总能热情招待让你醉不能归。因此,归来的人也是一醉方休。
山里是美的,自然的美。它不像旅游度假区那样能吸引四方来客,却始终牵绊远走四方的山里人。